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作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城区之一,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强化科技支撑,开展辖区内工业遗存土地的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作,让污染地块获得“新生”。
突出系统修复。编制《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工业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五年实施计划》,提前预警修复各环节风险,清单化安排工作重点和序时进度,系统研究污染物种类、地下水分布、修复工期和地块规划,对马合钢、氯碱化工、老合钢等三大污染地块分3批次、16标段进行招标治理,缩短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整体用时。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次马合钢地铁6号线站点等3个地块出库、马合钢东南及铁路专用线等3个地块场内修复。第二批次马合钢中部片区a、b、c地块治理修复已进场施工,氯碱化工东一a、b地块治理修复即将招标。
突出科学修复。建立施工前场地地勘物探及测绘三维分析工作机制,详细剖析污染地块水文地质特征,三维呈现污染物地下污染层位,清晰构建污染物地下分布特征,让“开盲盒”式污染治理转变为总体清晰、细节可控,实现科学精准修复。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分析数据,实现治理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标准化,与关联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调好污染土壤消纳处置“最后一米”。
突出创新修复。完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引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咨询专家团队,在“事前”方案制定时,统筹规划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全流程。引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加强“事中”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把控治理政策和修复工艺,推行施工标准化操作。完善“事后”处置,由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专业单位牵头协调施工、监理和效果评估单位,科学化、标准化、高效化完成项目竣工及移出名录。(记者潘骞)
原标题:合肥多措并举修复工业污染地块 编制计划、科学分析,完善全流程管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