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农田土壤碳汇潜力巨大,若土壤农田有机质提高1%,相当于土壤从空气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吨。农田土壤碳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准确评估农田土壤碳汇潜力,快速提升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已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2年11月,中国绿发会标准委员会编制的《农田土壤固碳技术评价标准1部分 当季》(以下简称《标准》)成为我国首个农田土壤碳汇测算方法。依据《标准》,2023年利用生物质生化裂解生物工程技术,试验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3.9g/kg提升至17.4g/kg,相当于每亩试验田的固碳量增加了3781.6kg。
“但上述标准和技术目前还存在项目支持力度偏小、试点推广面积有限、数据监测网络不完善、与碳汇核算与交易等工作对接不够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坦言。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赵皖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在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方面的项目立项,促进技术大面积应用推广。“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立项,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生物质生化裂解生物工程技术的农田固碳减排技术方案和《标准》进行论证,并组织相关单位实施。”赵皖平说。
其次,要建设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先行试验区,促进项目的科学有序实施。“由于农田土壤碳汇的多元性、季节和区域差异性,建议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不同省份,遴选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实施单位,进行大田、设施大棚、果园等实验,建设多点、多作物的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先行试验区20个,试验区单个面积100亩以上,总面积2000亩以上。”赵皖平说。
赵皖平还建议,建立农田土壤碳循环数据监测网络,科学评估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在具备条件的先行试验区建立农田土壤碳循环数据监测网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随机检测等创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形成土壤碳循环关键数据库,构建基于该技术的农田土壤碳循环模型,科学评估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和潜力。
同时,加强农田土壤碳汇科学认证,促进农田土壤碳汇市场交易。以先行试验区为基础,根据《标准》和农田土壤碳循环模型,与碳汇认证机构进行对接,按照可核实、可重复、可复查的要求,确定项目固碳减排量核算原则与流程、项目边界、基准线识别、核算方法、监测等要求。以相关机构为实施主体,进行农田土壤碳汇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与碳汇市场进行项目对接。( 中环报见习记者韦璐)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先行试验区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