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安卓-亚博全站首页 » 产业 » 正文 »

合肥“超级充电宝”让企业更“来电”-亚博安卓

出门手机电量告急,充电宝在手解决“没电恐慌”。如今,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布局下,企业和工厂也用上“超级充电宝”。

6月11日,记者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自去年合肥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纳入全市六大主导战新产业,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收位居全国前五。目前,合肥已建成全省首个飞轮储能电站、全省首个生态公园和商业综合体储能电站。全国首个商业化运作的超导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复合示范电站有望今年内建成。

储能电站优势明显

相较于传统的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布局灵活、响应快、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主要抓手。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靠着战新产业“发家”的合肥,也早已入局赛场。

抓住赛点,去年,合肥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纳入全市六大主导战新产业,合肥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出台《合肥市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年—2027年)》,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新型储能电站就像是‘超级充电宝’,既能充电,也可以放电,具备低充高放、削峰填谷等特点。”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新型能源处副处长韩昶昶告诉记者,简单理解新型储能电站的作用,就是把阳光和风力转化的电能,储存起来随时使用;还可以将低谷段电价更低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起来。

对于需要大量用电的企业来说,新型储能电站的优势一目了然——省钱。

庐江科宏储能电站的规模为200.64兆瓦时,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蓄电池”,主要供给工商业企业使用,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

走进储能电站,记者看到这里安装了64台电池舱,电池舱的外形就像是集装箱,内部由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电池包组成。这些电池包,则是合肥本土企业国轩高科自主研发生产的长循环液冷电池包。

“大工业用电量很大,所以在电网用电紧张的时候,我们就通过储能电站进行放电,缓解电网的用电压力;在电网电量富余、电价低谷时段,我们就给储能电站充电。”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檀佳伟告诉记者,整个储能站满充满放,一天能为企业节省14万元的用电成本。

快车道中“弯道超车”

合肥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为企业配置“超级充电宝”,用电成本是节省了不少,但电池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合肥融创茂分布式储能项目是安徽省首个商业综合体储能电站,现已投入运行,每天二充二放,形成了光储一体化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应急备用电。然而它就建在商场旁边,人来车往,其安全性成为了首要关键。

合肥融创光储电站负责人方梓诚告诉记者,为充分保障电站安全,他们采用的储能电池安全技术,是由合肥本土团队中科久安提供。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售前工程师徐万成介绍:“我们自主研发了复合探测器,安装在电池包内,可以监测到多种热失控参数,比如电池温度、烟雾、一氧化碳和voc等。”当复合探测器监测到报警等级时,就会立即传送信息,启动控制器即时将灭火介质注入热失控的电池pack包内部。

依靠自研的核心技术,合肥不仅在全省率先使用上商业综合体储能电站,今年底,全国首个商业化运作的超导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复合示范电站有望建成。

“超导储能电站的优势在于效率极高,发电过程基本没有损耗,存储电量也更大。”韩昶昶解释,因为超导储能电站需要利用到核聚变领域相关技术,对技术要求很高,全国能做的企业寥寥。“依托合肥的大科学装置,超导储能电站一旦建成,将成为合肥新型储能产业的特色。”

产业链条基本完备

对于加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合肥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如主动建立新型储能电站的企业,在迎峰度夏期间充电可以免电费,在非迎峰度夏期间则给予电价折扣。

政府积极支持,拓宽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吸引更多龙头企业成为合肥的“产业合伙人”。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成立于2009年,作为国内“储能第一股”于2020年在a股上市。2022年初,派能科技在全球家用储能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特斯拉。也是在这一年,上海派能能源科技把产能最大的基地落在合肥,弥补合肥储能电池领域的空白。

2022年,安徽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启动施工;2023年10月,该基地一期5gwh正式投产,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合肥新型储能产业链条也基本完备。

截至目前,合肥已聚集新型储能上下游重点企业超80家,规上企业30余家,亿元以上企业近10家,初步形成“原材料—电芯—储能系统—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巡鹰新能源、中创新航等一批龙头企业。

角逐新型储能新赛道,合肥今年目标是实现550亿元营收,力争达到600亿元。期待这批“超级充电宝”,让合肥在打造国家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风口下,更“来电”、更续航。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原标题:“超级充电宝”让企业更“来电”

合肥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今年目标实现营收550亿元

来源:巢湖晨刊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站地图